Mono-repo 單一管理架構
- 所有的套件、函式庫或是子專案都在同一個版本控制的 Repo 中。
- 每個套件或是子專案都在倉庫的不同子目錄中,這些子目錄各自獨立,但都共用同一個父目錄。
- 這些子專案都共享同一個設定檔、工具、腳本等等,因此發布週期、流程一致。
- 因為在同一個 Repo 中,所以可以統一做版本控制。
Multi-repo (Polyrepo) 分散管理架構
- 將每個子專案都分別存放在不同版本控制的 Repo 中。
- 個別專案有獨自的相依性管理、版本控制、開發流程及發布週期。
- 專案之間的相依性使用套件管理工具來處理,通過版本號引用其他專案或套件。
- 這個架構適合獨立性比較強,發布週期不同的專案。
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 微服務管理架構
- 拆分成多個小型的、獨立的服務,每個服務都有自己的程式碼部署及擴展能力,啟動速度快,技術多樣化。
- 通常圍繞功能或不同業務能力進行組織,通常使用 API 進行相互傳接。
- 這個專案架構適合複雜且不斷演進的專案架構,他具有相當大的彈性和擴展性。
- 缺點也十分明顯,部署、資料一致性管理困難。
Modular Monolith 模組化單體管理架構
- 模組化單體架構,在 Monorepo 跟 Polyrepo 之間的折衷方案,他將應用程式規劃成多個獨立模組,但仍然部署單一個應用程式。
- 模組化單體模式提供了一定的解耦性,同時又避免像是微服務架構上管理的複雜性,模組之間互動效率較高。
- 模組之間的相依性比較強,要擴展仍然會需要考慮整體應用程式。
Plugin Architecture 外掛管理架構
- 外掛架構管理分成一個核心系統以及多個外掛模組,透過核心系統基本的功能和擴展點,與外掛模組進行互動跟擴展。
- 適合需要高度自定義的應用程式,比方說瀏覽器、編輯器或是開發工具,這可以促成第三方開發者的參與。
Layered Architecture 分層管理架構
- 分層管理架構管理,分為多個層次,每個層次都有既定的職責,各層的關注焦點分離,可以使系統更好去維護。
- 通常分為表層(Presentation Layer,通常是使用者介面)業務邏輯層、資料存取層。
- 每個層級都有明確獨有的職責,每個層次只與相鄰的層次進行互動,透過這些明確的定義進行互動。
- 分層架構容易過於緊密,容易影響整個系統的彈性。
Article title:7種常見的專案架構管理模式:優缺點分析與應用場景
Article author:日安
Release time:30th April 2024